威尼斯welcome登录入口-APP下载

 威尼斯569vip游戏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91111威斯尼斯人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国际交流  工会工作  校友风采  下载中心 
学生工作
 公示公告 
 学工动态 
 思想教育 
学工动态
您的位置: 威尼斯569vip游戏>学生工作>学工动态>正文
“三下乡”理论宣讲丨东语学院志愿团三下乡理论宣讲
2023-09-12 22:06 东语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东语学子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展现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风采。东语学院认真落实校团委对三下乡相关工作部署,组建“茅”向实践 “箭”指未来暑期“三下乡”爱心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宣讲活动。

一、重温榜样事迹,传承红色血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让青年学子们重温历史记忆,筑牢爱国主义情怀,在新时代继续弘扬党的优良革命精神,挖掘红色基因背后的时代价值,东语学院“茅”向实践 “箭”指未来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走进湖北省十堰市东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瞻仰东沟学堂、中原突围鄂西北历史纪念馆,观看朱正传烈士相关爱国主义纪录片,并在最后进行红色精神宣讲。团队在宣讲中强调学习东沟烈士的榜样事迹,传承其红色血脉,发扬烈士甘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志愿团全体成员也筑牢心中的红色使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46E1E

77673

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宣讲国家资助政策,以实际行动帮助乡村儿童。东语学院“茅”向实践 “箭”指未来爱心志愿服务队于湖北省十堰市茅塔乡茅塔小学开展为期三天的支教活动。通过开展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三门语言的趣味教学与音乐、体育、美术、防溺水安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等综合实践课程以及升旗仪式,并为当地学生进行助学政策宣讲,为当地农村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学科体验,帮助当地学生深植爱国情怀,付出小我,成就大我,切实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教育建设。

6E222

三、情系留守儿童,播撒爱心阳光

留守儿童是现代社会的热点话题,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加,留守儿童队伍也不断壮大。他们远离父母,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生活上的关爱与学习上的关心成了他们生活中的“真空”。志愿团成员关注到这一空白点,来到湖北省十堰市大沟村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为他们疏导心理、辅助学业。志愿团通过浅谈兴趣爱好与留守儿童拉近距离,并询问其生活情况与学业困惑,与他们畅谈梦想与未来。本次走访使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志愿团的关怀,也使志愿团更深入了解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与关爱。

1F9F7

四、激发语言兴趣,传播东语文化

为顺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理念,丰富十堰市青少年校外活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东语学院“三下乡”志愿团赴十堰市少年宫开展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三门语言的趣味教学。志愿团通过歌曲、舞蹈、对话等方式激发了青少年学习兴趣,帮助青少年了解外语、学习外语、掌握外语。通过本次活动,志愿团感受到外语教育的重要性,为激发青少年学习活力贡献青年力量。

D6C63

EEC00

DDB3D

五、见证脱贫攻坚,体会乡村振兴

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当地农村宣讲智慧农业知识,志愿服务团队来到十堰市茅箭区大沟村,进行有关智慧农业的科普宣讲,帮助当地茶农采茶、除草并与脱贫户进行友好交流。志愿团通过本次走访,切身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与勤劳,体会到脱贫攻坚的胜利,意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今后,志愿团将学习农民坚韧、务实、肯干的意志品质,为社会注入青春活力。

BDE95

CF7B9

六、学习农耕文化,感悟劳动之美

为进一步了解与感受中国千百年来的农耕文化变迁历史,领悟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东语学院“三下乡”志愿团赴十堰市康家村进行劳动实践。志愿团在实践中学习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新老作物的区分方法与分区种植经验,并在菜园中开展进行采摘、除草工作。通过此次活动,志愿团深刻意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未来,志愿团将践行劳动教育,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

1ECAB


1CAB3

七、建设创新平台,助力青年创业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团队成员来到十堰青年创业园,参观创新产业和项目。通过本次活动,志愿团体会到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全面推进创新的理念,提高了志愿团的实践能力,拓宽了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创业梦”打下了夯实基础。

D4A43

C25E7

八、对话历史先驱,开辟崭新未来

为进一步传承爱国情怀,拓宽同学们的视野,深化对十堰市这座“仙山秀水汽车城”的认识,东语学院“三下乡”志愿团参观了十堰市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成员们依次参观了十堰市博物馆的五大展区。通过本次活动,志愿团进一步了解到湖北省十堰市的发展历史,学习到十堰市人民的进取精神。未来,志愿团将饱含青春活力,为建设更美好、更和谐的文明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EF3CB

25E36

九、发扬志愿精神,凝聚青年力量

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广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合的教育获得知识、培养才能,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东语学院志愿团深入十堰市人民医院医养中心探望老人,发挥志愿精神。通过参观老人宿舍、听老人讲故事、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志愿团队员了解到长者对新中国、对党的热爱与对新时代青年的期望。在未来,志愿团将更深入地了解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中的强大动力,发扬志愿精神,争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和捍卫者。

十、深入特色企业,调研产业发展

为了解当地企业发展情况、就业机会以及地区融合度,通过政府、企业高校的三方合作,加强服务队对区域企业的了解,进产学融合拓展人才合作的新空间。在实践中,东语学院亲身体验、接受教育、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为地区做出贡献。在实践期间,东语学院志愿团先后访问了驰田股份、正和等公司,结合十堰市茅箭区经济发展、人才培养、文化底蕴、地区特色和区域优势,了解企业发展、人才引进、工业发展、企业运营情况、区域产业况以及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乡村振兴使命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当地特色企业的调研,激励青年子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自觉融入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献青年力量。

十一、聚焦文化自信,学习扎染非遗

为进一步学习非遗文化,东语学院“三下乡”志愿团赴东沟学习扎染工艺。扎染又称扎缬、绞缬,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志愿团亲手尝试扎染工艺,学习制作蓝白相间的丝巾。通过这次学习,志愿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志愿团将牢记时代赋予青年的伟大使命,传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立于世界之林,焕发活力新姿。

1FF34

CC020

D662D

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国家,需要人才;乡村,渴望活力。东语学院“三下乡”理论宣讲团致力于传承红色故事,牢记青年使命,诠释青年担当,为十堰市当地市民讲好红色故事、为当地农民普好农业知识、为当地学生提供升学保障。东语学院“三下乡”理论宣讲团扎根基层实践、展示良好形象,切实引领志愿团队员立足实践岗位,通过宣讲服务和奉献社会。(东语学院供稿)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